188体育平台入口
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有机发光材料与器件
课程名称(英):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and Devices
课程编号:
开课单位:光电工程学院
预修课程:大学物理、半导体物理、固体物理
适用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课程性质:非学位课(专业方向课程)
学时:48 (讲授32、上机16)
学分:3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40%,期末60%)。
注:期末提交一篇3000字以上的研究学习报告。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说明本课程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要求的关系,及与前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有机发光材料与器件》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该课程在半导体物理等课程背景知识的基础上,还涉及材料学、化学等领域,是将电子科学与有机材料科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门新兴交叉和前沿学科。本课程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从事有机发光材料和器件研究或其他相关器件研究的重要知识,使学生掌握有机发光材料与器件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工程知识,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有机发光材料与器件分析和设计的能力,为扩展学生视野以及今后能深入学习和解决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二、 课程内容简介
有机发光材料与器件研究已经从基础研究走向产业化开发,并渗透到许多领域而迅猛发展。《有机发光材料与器件》课程针对柔性显示、能源、传感等新型器件高效与制造需求,从材料、器件与工艺等方面系统介绍有机发光材料与器件技术的研究及进展,主要内容包括: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的基本知识、有机发光材料的分类与合成、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与性能、有机发光材料与器件研究进展。
三、
主要章节和学时分配(含相应章节内容的教学方式,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上机、自学、综述文献等)
1、理论教学
主要章节 |
章节主要内容简述 |
教学方式 |
学时 |
备注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理论教学 |
2 |
|
第2章 光致发光及电致发光 |
2.1光物理与光化学基础 2.2 有机电致发光基本原理 |
理论教学 |
6 |
|
第3章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
3.1 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 3.2 有机高分子发光材料 |
理论教学 |
4 |
|
第4章 有机发光器件的主要辅助材料 |
4.1 电极材料 4.2 电荷传输材料 4.3 电荷注入材料 |
理论教学 |
4 |
|
第5章 有机发光器件结构与器件物理 |
5.1 电致发光的器件结构 5.2 器件的制备与封装 5.3 器件参数及测量方法 5.4 提高器件性能的途径 |
理论教学 |
6 |
|
第6章 有机发光材料的合成 |
6.1 有机小分子材料的合成 6.2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合成 |
理论教学 |
4 |
|
第7章 有机发光材料与器件前沿进展 |
7.1 有机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7.2 有机发光器件研究进展 |
理论教学 |
6 |
|
2、上机
项目序号 |
主要内容简述 |
教学方式 |
学时 |
备注 |
1 |
有机发光分子的设计思路与计算方法 |
上机 |
4 |
|
2 |
有机发光分子的结构与能量优化 |
上机 |
4 |
|
3 |
有机发光分子的电子云分布计算与分析 |
上机 |
4 |
|
4 |
有机发光分子的激发态能级计算与分析 |
上机 |
4 |
|
四、采用教材(正式出版教材要求注明教材名称、作者姓名、出版社、出版时间;自编教材要求注明是否成册、编写者姓名、编写者职称、字数等)
1、《有机电子学概论》,吴世康, 汪鹏飞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五、教学参考书目(至少列三部国内外有影响的教学参考书目,并注明作者姓名、出版社、出版时间)
1、《有机光电功能材料》,李祥高, 王世荣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2、《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王筱梅, 叶常青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器件界面特性》,徐登辉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3
4、《有机纳米与分子器件》,刘云圻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10
5、《柔性电子制造:材料、器件与工艺》,尹周平, 黄永安编著,科学出版社,2016
6、《OLED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陈金鑫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